在线客服
简体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建议

时间:2012/3/23 9:21:40   来源:网摘

  随着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各国重点发展方向,作为设备制造业和新能源行业融合体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对设备制造业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推动设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新能源行业则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自2005年以来,在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连续五年翻番。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2010年全球风能报告》,2010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6.5 GW,累计风电装机容量42.3 GW,双居全球第一位。2009年,中国已有三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十强,五家企业进入前十五强。内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安装的风电产品已占当年国内累计市场份额的75.92%。但是,全球风能理事会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尽管在2009年全球最大的15家风机制造企业中,中国已经占去三分之一,但如果中国风机出口市场不能在短期内获得可观增长,多数中国风机制造企业将很难有所作为。

  

   中国已成为风机设备制造业大国,怎样保持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使中国风机设备制造业从“生产大国”转变“生产强国”,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已成为近些年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中国与国外主要风电设备生产国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分析,厘清影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并探讨提升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二、风电设备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基本分析框架

一般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特定产业以相对于其他国家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要的更多的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客观描述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实际结果,而且要发现决定或影响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因此,给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确定一个基本分析框架,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国内运用较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框架有两种,即波特的“钻石模型”和金碚的“原因-结果模型”。

 

(1)波特的“钻石模型”。美国哈佛大学M.E.波特教授提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一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要素创造”(Factor Creation)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二是需求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的量和质(需求结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等);三是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四是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政府和机遇也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全面、正确地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2)金碚的“原因-结果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碚提出的“原因-结果模型”认为,一国某种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可以从结果和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中,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如市场份额等,因为它们表现了国际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实现程度;而反映竞争实力和潜力,即竞争力强弱原因的指标称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指标和间接因素指标,前者如产品的价格、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品牌和产品的结构等,后者如成本、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模和资本实力等。

 

(二)风电设备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1.评价对象及指标体系设计基本思路

   世界风电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丹麦、西班牙、美国、德国、印度和中国。因此,本文选择前五个国家作为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对象。鉴于各国对风电设备产业数据统计的不完整,以及资料获取上存在较大难度,为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比性,本文从六个国家中分别选择一家代表性企业,以该企业的指标值作为该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相应指标值。六家代表性企业分别是:Vestas(丹麦)、Gamesa(西班牙)、GE Wind(美国)、Nordex(德国)、Suzlon(印度)和华锐(中国)。这些代表性企业近几年装机容量在国际市场份额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

 

   本文对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及金碚的“原因-结果模型”为理论框架,充分考虑评价指标选取的全面性、简要性、可比性、可操作性以及产业特性,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当前与未来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个风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